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矯若游龍之氣韻,舞蹈《龍騰》完美藝術化表達龍之精神

2024-02-15 12:34:30來源:今日熱點網

“每一秒都是震撼,每一幀都是力量感,他們舞出的不只是矯健的龍姿,更是雄壯的龍魂!”2024《遼視春晚》已落下帷幕,但舞蹈《龍騰》發出的陣陣龍吟依舊回蕩在每個觀眾心里。傳統文化賦予藝術表達之豐厚底蘊,藝術化的表現手法也讓傳統文化有了傳承的力量,這不僅是舞蹈《龍騰》出圈的原因,更是傳統文化走向更廣泛受眾的絕佳契機。這不僅舞出了鏈接遠古與現代的文化共鳴,更預示著遼寧騰飛的昂揚氣勢,也展示著中華巨龍的盛世翱翔。

“龍出遼河源”,遼寧與龍有著極深的淵源。1982年,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掘出距今8000年、長近20米的“石堆塑龍”,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且最大的龍形象,被稱為“中華第一龍”。龍,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也是遼寧人踔厲奮發的精神引領,將矯若游龍之氣韻生動再現于舞臺,《龍騰》巧思盡顯。

24位身著青色舞服的男性舞者在云霧繚繞中穩步登場,他們排成“一”字舞向觀眾深處,衣袂翻飛間巨龍舒展的身姿躍然于臺上,舞步游移灑脫,模擬出巨龍節節蜿蜒的動勢,而后舞者旋轉跳躍聚攏成圈,宛若巨龍盤旋而坐、蓄勢待發的姿態,仿佛下一秒就要騰空而起,扶搖九萬里。隨著舞者們不斷變化的動作與隊形,360°環繞大屏上的場景也由古跡文物變為山川之巔,而后破云直上沖出云霄,最終云蒸霞蔚,天光四射,當一束“朝陽”射向舞臺,《龍騰》也在舞者們匯聚成為“龍首”后結束。

龍之勢,在于其昂首向上,所以舞蹈最后的“龍首”既是結束,也是開始。舞蹈《龍騰》是龍年的一聲祝愿,希望每個人都有龍的力量與龍的精神,勇敢面對未來的每一次挑戰。處在“中華第一龍”騰飛的地方,《龍騰》也在用龍的雄渾威嚴、剛健有力,寓意遼寧在新一年里飛速發展,龍騰虎躍。

從厚重泥土下掩埋的“石龍”,到舞臺上身姿矯健的“游龍”,舞蹈《龍騰》堪稱一次傳統文化的進階與創新。舞蹈演員身著青色舞服,只因青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形象,為“天之四靈”之一的東方之神,舞動時衣袂間隱約透出的紅色輕紗,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既是血液的顏色,也代表著民族精神的代代傳承。舞衣背后是龍脊,這是巨龍的骨骼,當舞蹈演員聚在一起,根根龍脊指向天際,不僅形似座座山脈,更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脊梁永遠堅挺,從不彎曲。正是這些意蘊豐富的設計,讓“石堆塑龍”由靜至動,在舞臺上活靈活現,讓傳統文化有了活力,真正走進觀眾內心。

傳統文化之美,恰如月光,帶來的不僅是當下的震撼,更是穿梭千年仍舊不朽的明亮。舞蹈《龍騰》能夠出圈,究其根本是內容與形式上“反差式”的創新,讓傳統文化不再是“故紙堆”“老古董”,而是變得新潮、時尚、有趣味,從而更貼合受眾的審美和喜好。《龍騰》的火爆,是對《遼視春晚》創作實力的又一次肯定,更是一次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的成功探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