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海外媒體考察團沉浸式體驗榆林文化之旅

2024-09-16 13:14:34來源:財訊網(wǎng)

新華絲路西安9月15日電(韓曉寧)“上一道道那坡勒坡,嗨呦呦嗨,下一道道梁……”隨著一聲高亢嘹亮的陜北民歌,黃土高原勞動人民生活的音樂史詩畫卷在海外媒體考察團面前徐徐展開。

9月12日至14日,來自西班牙、羅馬尼亞、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國的10余位媒體負責人和資深編輯記者組成的海外媒體考察團走進位于陜西榆林的陜北民歌博物館、榆陽區(qū)非遺展示館、神木石峁博物館等地,聽民歌、學剪紙,沉浸式感受榆林文脈傳承。

圖片1.jpg

圖為海外媒體考察團欣賞陜北民歌表演

陜北民歌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陜北民歌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心,布設了傳統(tǒng)陜北民歌展區(qū)、革命歷史陜北民歌展區(qū)、新時期陜北民歌展區(qū)、陜北民間音樂藝術展區(qū)、陜北民歌研究專題展區(qū)等六大展區(qū),以陜北發(fā)展脈絡為主線,全面展示陜北民歌的前世與今生。

極具特色的真人演唱、5D空中影院,讓陜北民歌“活”起來,觀眾在參觀的同時可以現(xiàn)場聽演唱,感受陜北民歌的魅力。“通過音樂,文化可以代代相傳。”哈薩克斯坦《實業(yè)報》編輯謝里克·科爾茹姆巴耶夫說,“演唱者高亢的聲音和優(yōu)美的曲調,讓我感受到陜北勞動人民精神和陜北文化,真人演唱的形式讓展覽充滿趣味。”

圖片2.jpg

圖為海外媒體考察團體驗剪紙

“對折,再對折,剪一個半圓……”在榆陽區(qū)非遺展示館,海外媒體朋友們?nèi)褙炞⒌馗S老師學剪紙。

榆陽區(qū)非遺展示館設有2個展廳以及彩繪、刺繡、泥塑、石雕、銀匠、柳編等18個展室。通過現(xiàn)場演示、實物模型、場景還原等方式,帶給觀眾沉浸式的人文體驗。

被老師夸獎為“好學生”,哈薩克斯坦鳳凰24新聞社編輯克馬爾·馬山羅興奮地說:“非常開心能夠有機會體驗剪紙,這是最好的紀念品,我會好好收藏。”

圖片3.jpg

圖為海外媒體考察團體驗剪紙

拉美通訊社記者伊蘇拉·迭斯·米蘭表示,榆陽區(qū)非遺展示館非常有趣,在這里能夠深入了解榆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促進我們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展示館巧妙地采用身臨其境的展示方式,讓每一位訪客都能距離感受到各類藝術的魅力。這樣的展示模式極大地豐富了參觀體驗,值得借鑒與推廣。

圖片4.jpg

圖為海外媒體考察團參訪石峁博物館

海外媒體考察團還參訪了位于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共同領略這座距今約4000年的“石頭王國”的風采。石峁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華古國·文明王都”為主題,通過“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塊,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示了石峁遺址考古成果和遺產(chǎn)價值。

博物館展出了大量石峁遺址出土和同一文化時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繪壁畫等各類珍貴文物,海外媒體考察團無不為石峁文明的神秘、成熟所驚嘆。

斯里蘭卡“一帶一路”信息網(wǎng)創(chuàng)始主任亞西魯·拉納拉賈感慨:“石峁博物館向我們展示了距今約4000年的文明,令人嘆為觀止。展出的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大約4000年前,這里就存在著一個高度繁榮的族群,這個族群不僅掌握了先進的農(nóng)耕與狩獵技術,還擁有著深厚的文化與宗教底蘊。這也是遺產(chǎn)發(fā)掘與保護的成功典范,確保了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能夠傳承下去,這將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wǎng)站統(tǒng)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wǎng)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ǎng)(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jīng)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nèi)容傳播或復制 業(yè)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