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夯實企業高質量基礎 年內5家“小巨人”企業過會
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上市委審核已連續兩周保持“一周兩審三家”的審核節奏。本周(3月28日-4月1日),北交所上市委召開兩場會議,審核榮億精密、奧迪威、鑫匯科3家公司的公開發行申請。
記者發現,在審核提速的過程中,不乏“小巨人”進京“趕考”的身影。例如,本周已成功過會的榮億精密就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此,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表示,按照目前我國工信部的審核評定標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大都為成長期的企業,其規模體量不大,但又有股權融資訴求,因此登陸北交所是這些“小巨人”企業最佳的選擇。
19家“小巨人”上市
據記者梳理,截至4月1日,自北交所成立以來,上會企業數量已有19家。其中,今年以來北交所上會企業數量為15家,過會14家。
在今年已過會企業中,克萊特、凱雪冷鏈、科創新材&type=5&crumb=股票,科創新材&announ=lc">科創新材、大禹生物、榮億精密這5家企業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此外,暫緩審議的三維股份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對記者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為創新型中小企業,與北交所的市場定位天然匹配。我國頒布若干支持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北交所也處于“質”“量”雙升的高速發展期,包容性較強,能夠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本市場支持,因此專精特新企業更愿意選擇在北交所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北交所開市以來,改革效應持續釋放,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斷發展。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工信部公布的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中,北交所有19家企業上榜(其中包含觀典防務)。
從2021年年報業績快報來看,北交所1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全部預盈,其中,貝特瑞、長虹能源、五新隧裝、富士達4家公司凈利潤上億元。
在張可亮看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登陸北交所之后,一方面,獲得了股權融資,資本得到擴充,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資本實力、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還可以利用資本市場進行權激勵、并購重組,在人才引進、業務協同、合作研發等方面加速布局。
拓寬資本覆蓋廣度
設立北交所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突破,對于踐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北交所并不僅限于服務專精特新企業,只要是創新型的優質中小企業北交所都應給予機會。”張可亮表示。
目前,北交所拓寬資本覆蓋廣度,不斷夯實企業高質量基礎,在關鍵領域補短填空。例如,貝特瑞,全球負極材料龍頭,綜合市占率多年全球第一;吉林碳谷,創造性發明了DMAC為溶劑的濕法兩步法原絲生產技術與工藝,打破了國際碳纖維巨頭在相關技術上的壟斷;連城數控,2018年推出新型KX320MCZR直拉磁場單晶爐,是國內為數不多具備半導體級12英寸單晶爐生產能力的廠家之一。
也有在各自業務領域逐步擴張的企業。如禾昌聚合,在改性塑料領域已深耕逾二十年,下游客戶也從最初的汽車零部件行業逐漸擴展至家電零部件、塑料包裝領域及其他領域;威貿電子,以家電行業為主力業務,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已成為北汽和奇瑞供應商。
常春林表示,北交所定位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僅是創新型中小企業代表之一。從目前已上市企業類型來看,高端制造業占比較高。從上市標準來看,北交所設置了市值條件和財務條件的四套標準。但目前80%的企業都是按照標準一財務指標上市。未來,希望更多處于中早期發展階段的硬科技企業、有希望成長為“隱形冠軍”的企業按照不同標準在北交所上市,形成一個更加多元化、包容性的北交所市場。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北交所夯實企業高質量基礎 年內5家“小巨2022-04-02
- 【輿情風險】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成被執行人2022-04-02
- 【輿情風險】眾信旅游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 2022-04-02
- 【輿情風險】海源復材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 2022-04-02
- 【輿情風險】中國建筑全資子公司成被執行人2022-04-02
- 盛新鋰能 產銷大增助推業績放量2022-04-02
- 美元霸主地位受挑戰,人民幣在崛起2022-04-02
- 獨董多次質疑年報真實性未果申請離職 萊寶2022-04-02
- 內部人暗度陳倉 宋都股份被上交所啟動紀律2022-04-02
- 獨董多次質疑年報真實性未果申請離職 萊寶2022-04-02
- 南網能源董事長秦華: 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綜2022-04-02
- 新華聯重要IP產品亮相北京冬奧會2022-04-02
- 萬科旗下萬物云沖刺港股IPO 物管巨頭之爭2022-04-02
- 4月3000億元流動性缺口待補,貨幣政策操作2022-04-02
- 中油資本: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02
- 紫晶存儲:李小偉離任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2022-04-02
- 今年首份一季報亮相 中環環保凈利同比增41%2022-04-02
- 重慶啤酒業績增四成 繼續發力高端化路線2022-04-02
- “轉板第一股”誕生 觀典防務即將登陸科創2022-04-02
- 海南海藥子公司力聲特入榜全國“科改示范企2022-04-01
- 3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降至6個月低點2022-04-01
- 富士萊跌破發行價 凈利潤增速創近七年新低2022-04-01
- 養元飲品中法戰略合作推出素芽膳植物奶,加2022-04-01
- 欲布局交通仿真領域,萬集科技擬增資上海濟2022-04-01
- 華潤三九:今年抗感染業務營收和利潤預計將2022-04-01
- 比亞迪董秘李黔:積極擴大智能手機零部件及2022-04-01
- 郎酒開先河:一瓶好醬酒的誕生將有章可循2022-04-01
- 3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降至6個月低點2022-04-01
- 興業基金鄒慧:市場投資價值顯現 不宜個別2022-04-01
- 天然甜味劑業績大幅增長 萊茵生物2021年扣2022-04-01
精彩推薦
- 美元霸主地位受挑戰,人民幣在崛起
- 萬科旗下萬物云沖刺港股IPO 物管巨頭之...
- 4月3000億元流動性缺口待補,貨幣政策操...
- 3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降至6個月低點
- 3月東盟國家制造業PMI降至6個月低點
- 央行:3月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
- 中海發行全國規模最大綠色(碳中和)CMBS,...
- 地一線| 成都土拍第二日攬金192億,流拍1宗地
- 千億央企臨時停牌僅因萬元交易額 市場...
- 誰能想到?3月跌得最慘的貨幣不是盧布,...
- 做“智能建造”先鋒,碧桂園變革建筑業減...
- 金融街:10.8億出售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
- “消滅”高管,郁亮上前線|財訊60秒
- 建業全部商業運營整體簽約萬達
- 【港股減持】京城機電股份(00187.HK)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