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中國首個海床泥面下水下管匯安裝成功

2024-09-05 14:15:35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天津9月4日電 (記者 王君妍)記者4日從天津港保稅區企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油工程”)獲悉,錦州25-1油田W1井區開發項目日前在渤海遼東灣海域完成水下管匯安裝,為中國首個在海床泥面以下進行油氣生產開發設施安裝的項目。

圖為水下管匯正在吊裝入水。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據介紹,錦州25-1油田W1井區開發項目主要包括首次在海床泥面下新建1套水下生產系統、1套泥面下防護系統等。水下生產系統是相對于固定平臺、浮式生產設施等的一種海上油氣田開發技術,主要通過在水下布置生產管匯、多相泵、分離器等工藝設備和水下通信控制設施等,對油氣田進行開發。渤海海域由于漁業、通航活動頻繁,相比傳統的固定式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可有效開發通航區域的油氣資源。

“一般情況下,水下生產系統錨固在泥面以上即可,但為保障渤海通航區的通航安全,我們把開發設施設在泥面以下,并配備水下生產系統防護設施,以避免和航道上的船舶發生碰撞,減少對于航路的干擾,實現對于通航區內油氣資源的開發。”中國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錦州25-1油田W1井區開發項目經理孟凡然介紹。

本次安裝的水下管匯長度18米,寬度9米,高度4米,總重114.3噸,是水下生產系統的“中轉站”,可將多個水下井口生產出的油氣匯集后外輸至附近平臺,再利用臍帶纜實現平臺對生產系統的遠程控制。

海油工程錦州25-1油田W1井區開發項目安裝經理黃山田介紹,與常規項目不同,該水下管匯安裝在鋼圓筒內部進行,面臨操作空間受限、水下信號傳輸遮擋、能見度極低、筒內回淤現象頻繁等多重困難。

中國海油項目團隊應用水下深井結構就位系統、水下精密設備保護、水下三維聲吶、水下定位系統等技術措施,解決了水下管匯與鋼圓筒、采油樹等結構發生碰撞和筒內巖屑堆積等問題,實現水下管匯一次性精確就位,安裝精度達到毫米級。(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