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產險: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稻作興旺帶來了人丁興旺,作為中國人續命養身的第一大主糧,水稻種植對國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為人口最多的世界級灣區都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也成為農業科技的“試驗田”。日前,南都灣財社記者探訪了位于廣東省江門市西部的平安智慧農業——恩平水稻產業示范基地,恩平是中國絲苗米之鄉,這里剛打響了水稻高產栽培與安全種植的開門紅。
置身于大灣區的“糧倉”,“金融+科技+服務”釋放了對三農工作提質增效的“化學效應”。在江門市農業農村局、恩平市人民政府、恩平市農業農村局指導下,平安產險江門中心支公司投入真金白銀,以智慧設施投放、數字技術支持、人工智能監測的手段打造恩平AI農業產業大數據平臺,通過萬畝農業公園稻田數智平臺建設,以新質生產力重構農業領域生產關系,擺脫“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護航“灣區糧倉”。
增收穩產 稻花香里說豐年 打造恩平AI農業產業大數據平臺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致高溫熱害、寒潮凍害、雨澇漬害等極端天氣頻發,進一步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風險性。
萬畝良田,影影綽綽。任何風吹草動,都難逃農業科技的“火眼金睛”。記者在走訪中獲悉,平安產險江門中心洞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勇于創新、跑通種養兩類“智慧生產管理”服務模式,積極探索“科技+服務+保險”的新模式,打造了恩平AI農業產業大數據平臺,包括恩小氧AI助手和AI洞察、6座智能監測站(恩城2座,沙湖、牛江、良西、橫陂各1座)以及1套大數據平臺,極大提升了恩平農業局的信息化和科技水平。
恩平市穗禾農業有限公司的鄺偉洪,就是平安智慧農業的受益者之一。
“通過這個平臺,我人在家里,但是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看到田地里面的溫度、水分。面對蟲害,如果不懂這是什么病、該噴什么藥,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拍個圖片,傳給平臺上的專家,專家會給我分析打什么藥、藥哪里有賣,非常方便。”鄺偉洪介紹。
作為廣東省內第一個水稻品類AI應用,恩小氧AI助手利用大數據模型分析和語言圖譜識別技術,集合了多種應用場景和服務,包括園區管理、種植技術、農資服務、飛防服務、保險服務等,為農戶、政府、農資、農服等各單位提供全面服務,簡化行政流程。
而發揮科技熱度的,則是來自硬核設備的加持。來到田間,與鄉野風情格格不入的一套設備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根據平安產險恩平支公司的負責人甄榮光介紹,這是一套價值20萬左右的物聯網傳感器。“它專門針對這片區域的稻田,應用于指導水稻種植業的生產和經營。設備每15分鐘采集一次數據,這個數據將記錄到數據庫,農戶包括農業部門都可以在移動端進行實時查詢。”甄榮光在田間娓娓道來。甄榮光說,設備自今年1月份落成啟用至今,已成功防治兩次稻飛虱的蟲害影響。
當農戶遇到種植困擾,比如怎么保株控蟲、如何做好防災準備等,還可以使用恩小氧AI助手“一鍵”給出解答。對于那些AI無法解析的復雜農情,這個平臺聯動華南農業大學冼繼東教授的團隊,為稻農提供包括蟲害模型分析、綠色防控技術、農情勘察、技術培訓在內的專業指導。農民可以向平臺上的專家拍照留言發送問題,動動手指即可獲得農技指導、種植管理、蟲害防治、防災減損等“量身定制”的方案。
旁白:作為新時代的農民,鄺偉洪坦言,這套組合拳為他每畝稻田至少增產增收50公斤。“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故事里,平添了幾分科技魅力。
農險擴面 散作千溪“便”萬家 自主研發業內首個農戶端服務平臺
2008年初的那一場凍雨,依然讓水產養殖戶伍浩云心有余悸,她百畝池塘里的鯧魚幾乎“全軍覆沒”。每到驚蟄節氣,云姐又要提心吊膽。她說,魚最怕高溫,春夏交接氣壓變化強烈時候,池塘容易缺氧,也是魚兒的“危險時刻”。
鄺偉洪同樣有驚心動魄的時候。他回憶道,“以前沒有買保險,遇到比較多的問題,就是干旱和蟲害。損失最嚴重的時候,一次虧了將近一二十萬。”在恩平AI農業產業大數據平臺推出前,面對極端天氣造成的經濟損失,恩平市的稻農只能自負盈虧,甚至需要通過向親戚朋友舉債的方式來渡過生產經營上的難關。
面對農戶們的苦衷,平安產險深刻意識到,農業保險在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記者注意到,盡管經過多年市場教育,農民風險意識逐步提高,保險參與面不斷擴大,但是在農業保險的落地過程中,還面臨著深度不足、覆蓋不全等問題。如何以科技之刃破局?平安以“科技+服務+保險”模式為抓手,自主研發業內首個農戶端服務平臺——平安“愛農寶”APP,通過APP將地方政府惠農政策精準推送至農戶,打通惠農政策“最后一公里”。
記者在體驗中也看到,作為業內首個面向農戶的APP客戶端,“愛農寶”實現了農戶線上自助投保、智能驗標、線上報案和智能閃賠,農戶可以在線上自助驗標、自助繳費,為農戶帶來實時的氣象、病蟲害預警、農資價格行情數據,提供了省時便捷的農險服務。
“最早買平安保險是在去年,今年投過好幾次,3到4月春夏交際時投過,9月臺風季投過。這次的‘摩羯’的理賠申請已經通過了。”伍浩云告訴記者,稻田養魚不分家,她在基地內擁有面積40畝的魚塘,其魚種以草魚為主,搭配羅非魚,畝產量高達3000斤。
伍浩云從事養殖業的時間已逾二十年。以前遇到天災,她只能自己兜底。這種情況從去年開始改變。平安產險恩平支公司的業務員在了解到需求后直接上門,為伍浩云等水產養殖戶提供了精準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通過AI大數據平臺,養殖戶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魚塘水質、溶氧量、水溫、pH值、營養度等關鍵參數,遇到風險或問題時,后臺還會及時來電提醒,以科技賦能的方式為水產養殖提供了新的保障機制;同時,平安產險通過搭建風險監測系統,將不可量化的水下魚類資產可視化,使得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水產養殖保險產品成為可能。
旁白:數字是農戶們的內心共鳴。截至2024年5月,“愛農寶”服務線上農戶超50萬,自助繳費功能上線3個月繳費總金額突破1億元,推送16.2萬次有效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遠程免費問診近5000人次,推動農戶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的轉變。
真金白銀 隴畝豐盈滿家喜 小額案件最快10分鐘自動理算到戶
如果農場遭遇天災,只要拍一張照片上傳,就能直接申請理賠——照片其實大有乾坤,因為背后嵌入了拍攝地的經緯度和時間,讓理賠有了核心依據。
今年4月,廣東中北部地區出現強對流天氣和持續性強降雨過程。在清遠市清新區,飼料桂花魚養殖戶陳先生向平安產險清遠中心支部報案,客戶陳先生稱其魚塘因暴雨天氣造成較重損失,接到報案后,平安產險清遠中支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采取快速預賠方案,解農戶所需,預賠款4.26萬元當天已預賠至客戶賬戶,快速協助農戶實現復工復產。這是平安產險強化金融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
眾所周知,農業生產經營的高風險性,決定了農業保險的高賠付率。然而,由于查勘、定損、理賠等環節流程煩瑣,容易引發農戶和保險機構之間的意見糾紛,許多保險機構承保積極性不足。平安產險江門中心洞察此番“堵點”,以科技賦能,自主研發了長勢監測、災害預警、風險減量(研發中)、區間估損、拍照估產等五大模型,通過接入實時氣象與衛星遙感數據,并結合實地測產修正,可實現自動完成農作物、水產品的損失區間劃分、損失面積核定、損失程度測算。如遇天災,農戶可以線上自助辦理,避免人工等待,通過上傳照片的方式一鍵報案,小額案件可快速賠付,最快10分鐘內自動理算到戶,真正做到應賠盡賠,讓農戶受益。
“如果魚塘遭遇災情,我們只用拍照片上傳APP。拍的照片右下角自帶水印,顯示了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和經緯度,平臺會根據照片信息自動定損,能賠好幾千塊錢,我們養殖戶遭遇損失也有人兜底了。”距離清遠200公里外的恩平,伍浩云對“愛農寶”的定損和理賠功能贊不絕口。
近日,超強臺風“摩羯”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登陸,使得海南、廣東等地的農作物受損嚴重。在極端天災面前,平安產險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發揮保險業經濟補償的“補血”功能,為農戶織起“安全網”、撐起“保護傘”。自9月3日起,平安通過“愛農寶”APP及時推送臺風災害預警信息及防災指引,累計發布線上預警信息約8萬條,防災信息直接觸達海南、廣東、廣西等地超3.5萬農戶。截至9月9日8時,平安產險共計接到客戶報案19594筆,預估理賠金額超2億。
旁白:“現在購買了平安的保險,我就可以放心投入到生產經營當中,不至于再害怕虧本了。”鄺偉洪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行業觀察:金融創新釋放 鄉村振興新動能
一“稻”一世界,科技見未來。農業保險是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長期以來,平安產險堅持以“科技+服務+保險”模式為抓手,通過科技創新,賦能恩平水稻種植業提質增效、農戶風險抵御能力提升,通過因地制宜的“保、防、救、賠”一體化農業產業風險減量體系,實現了產前增信融資、產中科技賦能、產后平臺協銷,為地方政府、農戶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助推農業產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使得萬千家農戶都能享受“平安”。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平安產險: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2024-10-18
- 平安產險:一家養殖戶的翻身仗2024-10-18
- 2024年云南省職業技能大賽開賽 咖啡生豆加2024-10-18
- 方寸見天地 湖北棗陽石雕藝術見傳承2024-10-18
- 鄉村電影放映員:下鄉上島 二十年光影人生2024-10-18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昌江!2024-10-18
- AI眼中的中國|山海黎鄉,純美昌江2024-10-18
- 甘肅靜寧:“百果”參展 “蘋”分秋色2024-10-18
- 最炫民族風 | 蒙古族新銳建筑師南迪:“2024-10-18
- 未成年人騎車上路,為何必須年滿12歲?2024-10-18
- 省間現貨市場正式運行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再2024-10-18
- 烈士母親深夜“投喂” 值班刑警改口喊“媽2024-10-18
- 螃蟹有“針眼”是被打了東西?葡萄上的白霜2024-10-18
- 婚禮消費新趨勢調查:個性定制受青睞 理性2024-10-18
- 傳承非遺,近九成受訪青年認為重要的是堅持2024-10-18
- 自動駕駛安全保障需求迫切 保險產品開發面2024-10-18
- 受青年喜愛的旅游目的地應該什么樣2024-10-18
- 品讀 | 這屆職場人開始花式哄自己上班了2024-10-18
- 孤寡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不容易2024-10-18
- 愛瑪仰望:舒適性堪比“汽車大沙發”2024-10-18
- 海內外專家學者福建三明共論朱子文化傳承2024-10-18
- 秋收遇陰雨 江西樂平烘干設備“火力全開”2024-10-18
- 青海烏蘭:高原濕地引萬千水鳥舞翩躚2024-10-18
- 27個國家和地區僑領僑商廣西玉林懇親2024-10-18
- 應用了QuickDry強效快干技術的擦手紙具備哪2024-10-18
- 廣西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保持強勁2024-10-18
- 航拍秋日梵凈山:云海觀落日 金頂映晚霞2024-10-18
- 四川首家以舊換新線下門店投運 15天銷售172024-10-18
- 浙江杭州一農貿市場內開設共享閱覽室 書香2024-10-18
- 平安擔保四川分公司:強化黨建引領驅動力 2024-10-18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