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東風”勁吹 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加速跑”
【觀點摘要】
·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要條件。
·《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對科技創新領域做了三方面部署,完整涵蓋了科技創新“研究-研發-推廣”的三個關鍵環節,形成了對科技創新全鏈條、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中國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不僅能夠為中國帶來澎湃的綠色發展動能,也會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中國技術方案。
薄如紙片的硅片被裝入上料容器,隨后扮演“快遞員”角色的智能機器人小車迅速就位,滿載著貨物抵達生產線的第一道工序。這是光伏電池生產車間內最為常見的場景之一。僅四道工序,原硅片就能制成平均轉化率達25.3%的異質結電池片成品。
光伏電池產業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綠色轉型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力地見證了我國在綠色能源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卓越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部署。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實施路徑。
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內涵是什么?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又將催生哪些新的發展機遇?這些問題備受關注。
日前,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氣候應對處處長、副研究員木其堅做客《中國經濟微觀察·專家談》欄目時表示,《意見》中明確將“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列為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充分彰顯出黨中央、國務院對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以及憑借科技創新支撐綠色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
“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乃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經之路。”木其堅分析稱,從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中期,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耗、碳排放緊密相連。要想兼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科技創新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推動全球綠色轉型,既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體現,也是中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迫切需求。
以能源領域為例,加快低碳零碳技術迭代,使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先進電網、儲能、氫能產業如日中天;工業領域中,重點行業積極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清潔燃料與碳捕集技術引領變革潮流;建筑領域,光伏一體化及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塑造嶄新面貌。“只有通過多領域、多層次、多學科的技術突破,才能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木其堅說。
木其堅還表示,綠色低碳技術務必依托自主創新。過往實踐多次證明,關鍵核心技術無法通過索要、購買獲得。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更是如此。唯有構建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綠色技術體系,促使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實現科技突破,匯聚成高效、低碳、清潔的技術集群,將技術與供應鏈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加速技術產業化進程,方能在這場綠色技術創新變革中引領潮頭。
近些年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有力推動下,我國技術領域的“綠色含量”穩步攀升,以昂揚之姿闊步邁入全球綠色轉型的浩渺浪潮。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一路高歌猛進。在光伏發電技術方面,成功研發新型材料,實現效率飛升;在風電技術方面,突破關鍵部件難題,極大提升發電效能;在儲能技術方面,促使多種電池技術升級,優化能量管理;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氫能技術、建筑光伏一體化等方面亦積極進取,收獲滿滿,不斷奏響能源技術創新的激昂樂章。
木其堅以風電技術為例,展示了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技術以及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新成就。比如去年5月,我國首個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網發電,年均發電量可達2200萬千瓦時。
木其堅坦言,我國現階段在綠色轉型進程中還面臨一些挑戰。就綠色低碳技術市場而言,目前其發育程度尚不夠理想,距離完善、成熟的市場體系還有一定差距。
如何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增強投資力度,依靠科技創新有效支持綠色低碳轉型?木其堅表示,《意見》中對科技創新領域做了三方面部署,完整涵蓋了科技創新“研究-研發-推廣”的三個關鍵環節,形成了對科技創新全鏈條、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對此,他進一步提出建議:在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層面,應當構建起針對前沿引領技術以及顛覆性技術的預測、發現、評估和預警等一系列機制;在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領域,需推進綠色低碳科技的自主自強,聚焦關鍵領域,進行統籌規劃并強化技術攻關;在開展創新示范推廣方面,要積極開展多層次的試點工作,大力推進工業、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重點領域實現減污降碳的協同增效。
“回首過往歷史,每一場技術革命都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木其堅表示,中國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不僅能夠為國內注入澎湃洶涌的綠色發展強勁動力,亦會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奉獻出有力且行之有效的中國技術解決方案,引領全球走向更加綠色、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政策“東風”勁吹 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2024-10-30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創新驅動強產業 鍛造新2024-10-30
- 福州193個重大項目開工 總投資達1350億元2024-10-30
- 助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2024-10-30
- 【中國那些事兒】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2024-10-30
- 俄羅斯學者:金磚國家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2024-10-30
- 歐盟終裁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稅2024-10-30
- 樓市新政“滿月” 一線城市成交量如何?2024-10-30
- 財政部在澳門發行50億元人民幣國債2024-10-30
- 用戶口碑見證,燕莢健康顧問助力提升生活質2024-10-29
- 引領區看未來:人形機器人“上海造” 浦東2024-10-29
- 乳腺癌患者家庭關愛暨嘉年華活動舉辦 多方2024-10-29
- 民生銀行深圳分行持續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2024-10-29
- 百得勝水漆定制柜:破解變黃難題,長久守護2024-10-29
- 2000余名選手在湖南張家界武陵源競技越野跑2024-10-29
- 【百萬莊小課堂】馬拉松需要怎么跑?2024-10-29
- 西藏青少年民族傳統馬術賽在拉薩精彩上演2024-10-29
- “文明的足跡” 楊燁炘個展探討中意文化碰2024-10-29
- 福建屏南:綠色工業向“新”而行 民生改善2024-10-29
- “反對浪費 崇尚節約” ——廣州糧食安全2024-10-29
- 廣西開展健康主題宣傳服務活動 促優質醫療2024-10-29
- 第四屆中國女子圍棋名人戰開幕2024-10-29
- 斯巴達勇士兒童賽杭州站落幕 近五千名小勇2024-10-29
- 吉祥航空新開西安至榆林航線2024-10-29
- 國際頂尖霹靂舞選手在浙江寧波角逐中國總決2024-10-29
- 兼顧極小碼與大景深,海康機器人超耐用型手2024-10-29
- 打開記憶傳奇,共享歡樂盛宴——愛瑪會員觀2024-10-29
-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銳財經)2024-10-29
- 興業銀行連續兩年入選“中國ESG上市公司金2024-10-29
- 百利好:黃金頻創新高,如何把握黃金市場投2024-10-29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