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藝術的共鳴——中韓藝術家的視角”開幕

2024-11-20 14:22:40來源:今日熱點網

展覽海報

藝術的共鳴——中韓藝術家的視角

開幕式時間

2024年11月16日下午5時

展覽時間

2024/11/16- 2024/11/22

開幕式嘉賓

啟明大學名譽教授 金洋東

東方文化大學院院長 李永澈

成均館大學教授 金熙政

Gallery Namu Contemporary 代表 崔銀珠

韓國‘書法21’代表及一百軒美術館館長 石泰珍

藝術家

柳敏貞 樸映度 李吉雨 林美淑 鄭俊植 趙龍衍 王巍 蔡夢霞 王清州 張永華 王勇 徐萬誠

   

Namu Modern &Contemporary Gallery(鐘路區北村路 21-15)

展覽介紹:

藝術的共鳴

——韓中現代藝術家的視角

geulc21代表/一百軒美術館館長 石泰珍

由一百軒美術館、Gallery Namu Contemporary以及北京798情修藝術空間合作策劃的此次展覽具有非凡的意義。這些風格和理念各異的畫廊,圍繞“藝術的共鳴”這一主題,共同探索韓中藝術家們的美學視角,這正是彼此包容與理解的精神之體現。本次展覽通過韓國和中國藝術家的藝術共鳴,讓我們有機會發現兩國在地理、文化背景和環境所孕育的美學意識的細微差異,這是一場與眾不同的展覽。

東方美術一直以來重視伴隨悠久歷史發展的“傳統”價值。東方的書畫以自然的和諧與哲學的深度為核心,通過線條傳達這種理念。在東方的美學意識中,人、物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這種思想主導了數千年的精神世界,今后亦將如此。理解東方藝術的關鍵在于筆的概念,東方人用毛筆來記錄、書寫和繪畫。毛筆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同如今的鋼筆或鉛筆一樣普遍且親近。而對于東方繪畫,首先要理解的是其延續了書法的傳統。東方的觀賞者普遍認為,書法的內涵已涵蓋了藝術品的一切,并堅信寫好字的人亦能畫好畫。過去的繪畫作品大多以線條構成,而這些線條的本質通過筆墨的運用顯現,體現出線條的厚重感,因為線條加入色彩作品中時能填補輕浮感。因此,若不了解其基礎,便難以深入領會東方的繪畫。

現代繪畫雖仍帶有東方的特征,但材料和媒介已不再受到局限,毛筆的運用已不再作為衡量標準。比起注重傳統的秩序,如今的畫作更傾向于表現內在的概念。

本次展覽邀請的中國藝術家作品展現了對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揭示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美學視角。在繪畫領域中,各類藝術家從人物、山水、花鳥到抽象,各自調和了其美學情感的激動與平靜,體現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和諧。他們依然重視毛筆的運用。而同時,以韓國民畫為主題的藝術家們也在以古典樣式與現代對話,探索獨特的美學表現。主題的新穎運用、色彩的分配和畫面的構成別具匠心,尤其是在書法理念中融入現代抽象表達,使傳統技法得以呈現情感,并結合文字的抽象性,展現了“無法之法”的藝術表達。同時,現代藝術展現了利用豐富的信息、技法和媒介探究個體身份的傾向。

“藝術的共鳴——中韓藝術家的視角”不僅為理解兩國文化碰撞提供了契機,也為彼此分享藝術表達方式創造了交流平臺。這次策展希望通過比較韓中傳統與現代藝術,來促進韓國與中國藝術家們的合作,以加強對彼此文化的理解,鞏固在全球藝術界的地位。希望觀眾能從多樣的視角中獲得新體驗,也希望藝術家們通過本次展覽的合作與交流,萌發創造性的想法,共同探索身為全球藝術共同體一員的身份。

最后,向準備此次展覽作品的藝術家們、Gallery Namu Contemporary的崔銀珠代表、北京798情修藝術空間的王清州館長、河北美院的安才成教授致以誠摯的感謝。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