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模型應用場景落地,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準測試科創發展大會在蓉舉辦
12月25日,以“大模型·大未來”為主題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準測試科創發展大會”(下稱“大會”)在成都高新區盛大舉行。
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以及超過百家人工智能產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場景落地。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杜進有,成都傳媒集團董事長、成都傳媒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母濤,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袁蘭蘭,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與工程化部副主任李蓀出席大會。
大會現場
母濤在大會上致辭。他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興起,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產業形態和社會格局。大模型產業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如雨后春筍般快速迭代發展。今天,我們舉辦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準測試科創發展大會,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家共同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進展,共同探討運用人工智能為千行百業賦能,更好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都傳媒集團董事長,成都傳媒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母濤
母濤說,作為一家誕生于改革創新的媒體集團,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傳媒產業集團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投入1800萬元聯合中國移動建設“每經云”技術底座,投入2500萬元建設智能媒體資源數據庫,將人工智能融入媒體運營全流程,探索構建AI傳媒大模型;建成每經AI電視和每經AI短視頻智能生產平臺“雨燕智宣”,率先實現“文字-音頻-視頻-電視臺”全鏈條智能化生產,形成“AI評論員”“數字主播”等AI媒體產品,得到深圳、濟南、新疆、長春、重慶等多地主流媒體采購使用。
母濤最后表示,本屆大會上,我們將在大模型創新應用協同中心的基礎上,聯合知名高校建設全國首個高校大模型創新發展聯盟,搭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科研轉化與產業應用的橋梁。希望大會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交流的堅固橋梁,以大模型為引領,共同創造人工智能的美好未來。
五糧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普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文春表示,作為此次大會的戰略合作伙伴,五糧液誠摯地期待未來能和大家并肩攜手,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在國民經濟全行業的創新應用與融合發展。
大會取得三項重大成果
助推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
記者注意到,人工智能大模型已邁入賦能千行百業的關鍵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技術代表之一,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在多個產業的數智化升級中給予重要的技術支撐,培育未來產業,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本次大會不僅匯聚了頭部企業、專家學者和權威機構,還凝聚了行業集體智慧,并形成三大成果。
成果1:《“巢燧”大模型基準測試報告》
今年以來,我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各類大模型百花齊放。據不完全統計,國產大模型的數量已超過200個,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基于此,OpenEval平臺、天津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和大模型基準評測專家委員會從兩大維度、六則細項對多個大語言模型展開全面評測,并在此次大會上聯合紅星新聞發布測評結果——《“巢燧”大模型基準測試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通過跟蹤國內大語言模型發展態勢,揭示大語言模型潛在風險,為大語言模型研發把脈問診和指引方向,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安全治理提供關鍵數據,促進產業發展。
成果2:成立高校大模型創新發展聯盟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發展,各項前沿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諸多高校學者正通過跨學科研究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大模型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落地。
為了更好地整合高校在大模型領域的優勢資源,在此次大會上,紅星新聞發起成立了“高校大模型創新發展聯盟”(下稱“聯盟”),為大模型產業發展提供技術賦能和人才培養。
聯盟首期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十余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
各高校及機構代表共同啟動高校大模型創新發展聯盟
未來,聯盟將圍繞技術交流、人才定向培養、國產適配、大模型備案、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等關鍵領域,積極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和專業服務,為大模型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成果3:評選大模型領域“2024年度十大突破技術和進展”
同時,聯盟成員長期跟蹤全球的大模型前沿技術和進展,根據這些技術和進展的突破性、影響力投票篩選出“2024年度十大突破技術和進展”,分別是:
(1)大模型推理技術
(2)多模態生成式AI
(3)具身智能和大模型的進化
(4)推理時擴展法則
(5)小語言模型
(6)AI合成數據
(7)基于大模型智能體的大規模社會模擬
(8)機械可解釋性
(9)長窗口大語言模型
(10)新型模型架構
據介紹,聯盟將會在未來持續跟進和發布大模型領域的“年度十大突破性技術和進展”,這有利于國內大模型企業和產業相關方對全球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形成整體觀,借此制定研發策略,提前進行產業布局和規劃,也將推動國內大模型原創性技術研發和突破。
行業大咖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共論大模型及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發展
在此次大會上,行業大咖和專家學者圍繞大模型本身及其應用落地等分享了各自在不同細分領域的前沿思考。
其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發表《農業人工智能發展展望》主題演講;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臺與工程化部副主任李蓀帶來《大模型能力及應用落地觀察》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發表了《具身智能連接物理世界,造福人類》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強調了AI向善的重要性,展示了AI為人類福祉服務的一些場景,如機械臂精準識別乒乓球運動軌跡并擊打、實現與真人的連續對打。
張建偉認為,當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賽道已開始受到關注,相信未來整個行業在具身智能的投入和布局會越來越多,但真正推出多模態、仿人、實現為人類全方位服務的機器人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大家應該注重AI倫理治理,應對全人類共同的重大需求,共創美好生活、和諧世界。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
另外,百度深度學習技術平臺部杰出研發架構師胡曉光帶來《大模型技術創新與產業實踐》主題演講;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授、天津大學“語言智能與技術”中外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熊徳意帶來《構建大模型研評創新生態》主題演講。
同時,在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副教授馮巖的主持下,神州數碼集團通明湖云和信創研究院總經理李盛、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謝治宇、深圳市金證優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勇、成都旺小寶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小虎以及通義NLP產品負責人郭楠楠以“如何進一步深化大模型的場景落地”為題開展圓桌論壇。
此次大會的成果豐碩、亮點紛呈,也為大模型及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案例和有效路徑,有助于加速各種應用落地,從而賦能千行百業,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巢燧杯大模型評測大賽頒獎
四大垂直應用方向共15家企業獲獎
在此次大會籌備期間,紅星新聞、紅星資本局與OpenEval平臺聯合舉辦了“巢燧杯大模型評測大賽”,通過大賽挖掘和表彰在大模型領域表現卓越的企業。
整體來看,大賽分為通用大模型以及垂直賽道大模型兩大賽道。其中,垂直賽道包括金融、醫療、交通、水利四個垂直應用方向,吸引了諸多企業參與。
垂直賽道的獲獎企業分別是:
醫療垂直應用賽道:
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
成都醫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左醫科技有限公司
金融垂直應用賽道:
深圳市金證優智科技有限公司
達觀數據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利垂直應用賽道:
北京語言大學信科院自然語言理解與社會計算(NLU&SOCO)研究組
鄭州大學自然語言處理醫療信息組
大連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交通垂直應用賽道:
①綜合交通細分方向: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趙羿臣團隊
北方工業大學陳財進團隊
北方工業大學陳泱志團隊
②城市軌道交通細分方向: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趙羿臣團隊
天津大學 城市軌道交通大模型團隊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王澤嘯團隊
從醫療到金融,從水利到交通……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越發重視各行各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和升級,以汽車行業為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提到“將投入1000億元用于AI和汽車結合的智能化技術”,其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已完成重大升級,自2024年12月24日起,全國范圍內正式開通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該功能覆蓋城區及鄉間道路,提升駕駛安全與便捷性。
另外,此次大會及系列配套活動落地成都高新區,借此將成都高新區的產業環境及人工智能領域政策傳遞給多個賽道項目和合作高校,助推成都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引導優質大模型企業和高校研發團隊在成都市生根發展。此次大會也遴選出了13家成都優秀大模型應用場景企業。
作為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核心區,成都高新區高度重視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已培育行業大模型46個,在全市占比達70%。目前,成都高新區正以產業基金+專業園區+產業政策全要素配置供給,為區內企業提供更良好的營商環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推動大模型應用場景落地,2024人工智能大模2024-12-25
- 張興海、余承東做客央視直播間 講述問界成2024-12-25
- 新能源汽車強勢崛起引領創新潮流2024-12-25
- “0息”購車重現市場 車企年底繼續“拼”2024-12-25
-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擴大召回2051輛進口2024-12-25
- 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召回191輛2024-12-25
- “美好北汽 與愛同行”——四川省委省直機2024-12-25
- 嵐圖汽車人事調整:邵明峰、楊兵升任副總經2024-12-25
- 自主乘用車銷量實現大幅上漲 北汽集團20242024-12-25
- 構筑技術“護城河” 賽力斯超級增程有何魅2024-12-25
- 嵐圖汽車邵明峰:全新嵐圖夢想家12月有望單2024-12-25
- 車主保費高、險企承保虧——新能源車險兩難2024-12-25
- 山外人家:飲用水行業品牌聯盟先驅者,聯盟2024-12-25
- “低空經濟”乘勢起飛 催生萬億級市場2024-12-25
-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助推科技創新驅動發2024-12-25
- 二〇二四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2024-12-25
- 讓短視頻成為向善的文化陣地2024-12-25
- 人形機器人PM01亮相2024-12-25
- 年終報道|全球科研向“四極”前沿發展2024-12-25
- 勤哲Excel服務器自動生成進出口企業個性化E2024-12-25
-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回首2024,榮譽、服務、2024-12-25
- 中老年人鍛煉時的護膝怎么選2024-12-25
- 安凱客車驚艷出圈!火紅雙層觀光巴士璀璨亮2024-12-25
- 中國營養軟糖銷量第一,Minayo美那有是如何2024-12-25
- 舒適化新選擇:看長效生長激素金賽增為何成2024-12-25
- 以數字化教學設備助力科技教育 ——福建奔2024-12-25
- 華英證券助力昌吉城投成功發行“24昌投01”2024-12-25
- 雙旦歡聚,華潤啤酒文化活動拉近品牌與消費2024-12-25
- 重磅!吉因加參與申報的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2024-12-25
- HOTDOG數字藏品賦能公益,開啟科技發展新維度2024-12-25
精彩推薦
-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
-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
-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
-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