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中國供應鏈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重磅發布:揭秘15位大咖智慧思考+9大標桿案例!

2025-03-28 17:50:24來源:今日熱點網

2025年3月27日,由萬聯網主辦、中企云鏈、深度數科、中誠信征信、高達軟件、金網絡、中晟供應鏈、工品牛、合合信息、中數智創、中倉登等合作伙伴支持,并獲得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廈門市現代供應鏈聯合會、前海產業智庫等機構鼎力支持的“第十二屆產業數字化與供應鏈金融創新論壇”上在深圳隆重召開。

同日,由萬聯網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聯合制作的《中國供應鏈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正式發布,現場500+來自央國企、產業互聯網平臺、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高層精英共同見證這一閃光的時刻。該白皮書分為展望和案例兩部分,聚焦國內的縣域經濟、農業發展、“出海”、AI+產業、物流服務、以融促產以及風險管理主體等主題,并結合海智在線、中倉登、準時達、簡單匯、天潤乳業、優合集團、邁創、國聯股份、日照銀行等標桿企業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與發展實踐案例,闡述了國企供應鏈公司的未來發展思路,給行業做出了很好的參考與示范。

15位行業大咖與9大創新案例揭秘中國供應鏈2025發展新范式

不少國企供應鏈公司正在積極主動地謀求高質量發展,但是受制于經驗不足,對于公司未來的戰略、模式、策略等還不是特別清晰。而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布局謀篇之年。在此背景下,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玉章講席教授、“全球供應鏈金融領軍人物”宋華先生的全面指導和大力支持下,萬聯網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戰略管理研究中心聯合15位業內專家、企業家和9個標桿案例企業共同創作了《中國供應鏈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供大家參考。

從最近兩年我們接觸的近千家國企供應鏈公司的發展中,我們發現大家普遍遇到以下困難:不合規導致風控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等增加,當前大宗商貿毛利水平與價格波動水平下,國企供應鏈公司必然要思考如何獲得有利潤的合規安全的營業收入,甚至是有經濟增加值、有功能價值、有品牌價值的業績,但是業績從哪里來:如何抓住中國制造業升級帶來的紅利、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抓住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AI/綠色化帶來的機遇,如何成為一個有業績、有新質生產力乃至有品牌價值的供應鏈服務商等等?還有物流、供應鏈管理、金融、風控、數字化、多方合作機制、路徑等落地相關的系列問題……

基于上述與客戶交流與需求洞察,結合與各位專家、企業家的反復研討、碰撞,萬聯網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宋華教授團隊以及一眾智庫專家協同,最終創作形成了本白皮書。相信針對上述問題,讀者或多或少都能在本書中獲得啟示。

以下是15位專家分享內容與9大案例的概要:

(一)15位專家對供應鏈服務業態未來發展的深度思考

1、文健君:國有供應鏈企業的主業回歸與創新突破

核心內容:五種供應鏈公司高質量發展模式:承接非核心業務外包模式、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實施者模式、供應鏈服務平臺賦能者模式、產業鏈關鍵節點嵌入式使能者、產業鏈組織者。

2、黃貴生:國企供應鏈公司2024年合規發展回顧與2025年戰略展望

作者簡介:萬聯網首席產業互聯網專家,在多家國企/產業互聯網平臺任戰略顧問、執行總裁、原東煤交易總裁。20多年大宗-制造產業互聯網實戰經驗。

核心內容:2024年國企供應鏈公司常見的8種選擇、8條路徑,以及在“十五五”規劃背景下,2025年國企供應鏈公司應該如何明確自己的戰略定位、設計商業模式,同時做好銜接“十五五”發展的重要準備。

3、李樹軒:新形勢下國企供應鏈發展路徑的思考

作者簡介:中倉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

核心內容:國企供應鏈公司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戰略定位與"橫向產業服務+縱向鏈條整合+基礎設施賦能"三條發展路徑。尤其在基礎設施模型下,國企并不是單純的業務參與者,還是規則的制定者,更是價值的鏈接者。

4、林小彬:聚焦縣域經濟,探索新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者簡介:廣東中軟創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農業產業供應鏈分會當值會長。

核心內容:圍繞各地地標特色農產品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五大落地要點: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政府-國企-平臺-協會等協同的組織生態、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及善用供應鏈金融工具。

5、梁豪:關于農業產業互聯網模式思維助力產業要素協同發展的幾點思考

作者簡介:國聯股份涂多多副總裁、國聯股份冷鏈多多CEO、華中蛋品交易中心CEO、中國—東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執行董事。

核心內容:近“國聯股份-冷鏈多多”在浠水的實踐引來廣泛關注,本文分享了如何建立“生態分工機制、協同機制、創新機制”,推動國企-民企-政府合力助力鄉村振興。

6、沈亦文:破解內卷困局,構建全球化發展新范式

作者簡介:新加坡國立大學商業分析與運營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兼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聯合實驗室主任,擔任了數十家大型企業轉型顧問與獨立董事。

核心內容:系統性地闡述了中國企業出海的動因、主要模式、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結合成功案例,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國際化發展策略及中國企業出海的五個建議等。

7、顏艷春:deepseek大模型下凡,加速AI+產業的核聚變

作者簡介:盛景網聯高級合伙人兼人工智能創業孵化器(AI Combinator)創始合伙人,富基控股(eFuture,中國第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軟件公司)創始人。

核心內容:AI離產業應用并不遙遠!未來將出現更多“1人企業”。不僅僅是個人能力、企業能力與產業鏈的重構,還有商業邏輯將發生巨大的變化,RaaS(Result-as-a-Service,效果即服務)的商業模式將成為主流。

8、陶威:供應鏈公司物流服務能力躍升與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深圳大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IBM、聯想等世界500強企業供應鏈部門負責人,近30年供應鏈金融實戰經驗。

核心內容:供應鏈公司如何在“十五五”規劃期間抓住機遇,實現物流服務能力的躍升和高質量發展。如:提出了從縣域經濟與鄉村振興中尋求發展機會,從RCEP與自貿港發展中尋找機會,從技術+綠色發展中尋找機會等。

9、胡淳一:聚焦區域經濟,探索產融新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者簡介:產融鏈接與產品設計專家、集團財資管理專家,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場景供應鏈金融》(2024年12月出版)作者。

核心內容:如何通過結構設計和深耕產業帶來的管理能力成為本區域真正的鏈主;通過兩種模式的示例告訴大家如何實現既能真實貿易,又能通過引入銀行等,利用合規金融工具擴大規模、擺脫同質化競爭,同時還培育新質生產力。

10、左楊農:從商業信用到物的信用,從物的信用到數字信用

作者簡介:現任六六云鏈科技(寧波)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顧問,江陰恒陽集團高級顧問, 30 年銀行等領域高管工作經驗。

核心內容:如果場景中的數據能夠被全量、實時搜集到,那么傳統的商業信用評價模型將被顛覆,物權的界定也會非常清晰,產業+AI甚至也不用再擔心“幻覺”。可能實現嗎?本文展示了多個落地的場景,并分析了背后的落地運作邏輯。

11、毛強華:2024年供應鏈票據市場熱點回顧與2025年趨勢展望

作者簡介: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研究員,主導3家平臺直連票交所,為5家產業鏈平臺成功直連票交所提供了階段性咨詢輔導。

核心內容:供應鏈企業應當善用合規的金融工具支撐業務發展。本文系統性分享了供應鏈票據生態的相關角色,當前現狀與重大突破,并提出了讓供應鏈票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建議與展望。

12、田江濤:從跨境電商談目前國際保理業務的五種模式

作者簡介: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教育培訓工作組、國際保理工作組成員,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合伙人

核心內容:本文描述了跨境電商保理的五種模式,助力企業邁向全球化:出口代理+保理業務模式、跨境電商申請保理模式、境外公司協助雙保理模式、與其他跨境電商主體合作開展保理模式、利用境外資金開展跨境電商保理模式。

13、張洪江:讓風險管理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萬聯網首席風險管理實戰專家,曾任世界500強多元化集團企業風控管理總裁,在多家多元化集團企業/A股上市公司/供應鏈平臺擔任風控高管。

核心內容:基于在多家大型集團擔任風控總裁/高管的經驗,提出了六個風險管理的重大誤區,這些誤區是導致當前諸多供應鏈企業面臨諸多難題的關鍵;并給出了解決建議,解決內控新規下“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頑疾。

14、張春艷:貿易/供應鏈業務中的風控實務暨穿透式監管下的全流程風險管控

作者簡介: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師事務所金融業務部主任,萬聯網首席供應鏈業務法律風控專家

核心內容:從權責與全員風控、內控/風控制度體系、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控、融資性貿易四個方面梳理并分享了當前諸多國有供應鏈公司存在的普遍問題。尤其是當下國企陷入被民企以“融資性貿易”要挾的四種非常尷尬的情況。

15、曾再興:如何構建供應鏈服務數字化風控體系

作者簡介:匯融數科創始人、董事長,深圳市地方標準《供應鏈金融平臺技術應用規范》主筆人。

核心內容:對于多數供應鏈服務企業來說,雖在單一環節的數字化探索中取得進展,但缺乏對供應鏈服務全流程全周期風險的系統性整合。本文描述了五大環節的數字化風控框架,實現風險識別從“被動響應”到“主動免疫”的躍遷。

(二)9大特色標桿企業案例的內容看點

案例1:工業品領域的“希音”—海智在線助力中國制造走向全球

海智在線鏈接了70萬工廠,28萬全球買家。通過海智在線案例詳解,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小工廠對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在哪里,中小工廠到底需要什么,怎樣才能服務好中小工廠,并且助力中小工廠走向全球。

案例2:中倉登—引領存貨資產數字化確權服務,助力存貨融資發展

中倉登是致力于完善中國倉儲融資生態基礎設施的國有企業。案例中詳細描述了中倉登為存貨融資業務提供的中國解決方案,包括大宗商品貿易貨權管控、銀行押品管理與電子倉單、地方產融平臺等不同的場景與案例。

案例3:智慧物流時代—準時達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本案例描述了準時達在印度市場、越南市場、北美市場如何因地制宜為中國制造企業提供高效精益、敏捷協同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服務。包含了各地市場供應鏈運行存在的難題痛點以及準時達的具體應對和服務策略。

案例4:簡單匯—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出海”探索

本案例描述了簡單匯2024年在越南本土化落地的里程碑實踐。揭示了在全球化產業布局浪潮下,如何通過"跨境技術輸出+本地生態融合"構建多幣種、多語言的智能金融科技平臺,為供應鏈金融出海提供示范。

案例5:天潤乳業—基于供應鏈的數智化業財融合

天潤基于“養數、用數、管數”體系,構建了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的數智化供應鏈業財融合平臺,實現了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從基礎運營到高層決策無縫對接,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案例6:優合集團—數智化賦能農產品國際供應鏈風險管理

優合集團構建了包含全球冷鏈物流網絡、金融監管倉服務等在內的數智化體系賦能農產品國際供應鏈風險管理。例如優合通過全球溯源系統,確保每一件產品從海外工廠到消費者的每個環節都可追蹤;還建立了覆蓋12000條風控細則的風控體系,確保了12年無壞賬的記錄。

案例7:邁創—全球售后備件服務解決方案

邁創通過構建全球售后備件服務解決方案,將傳統的備件供應鏈“庫存推動模式”重構為“預測驅動型精敏網絡”,顯著提升了客戶當日服務達成率。通過“天網-地網”協同體系,實現精準的需求預測與全流程智能管控,并通過全球五級倉儲設計和高級維修廠建設,優化了備件供應鏈的物理解耦點設置。

案例8:國聯股份—數字云工廠+數字供應鏈+工業互聯網

國聯股份以“平臺、科技、數據”三位一體,構建了B2B信息服務平臺、B2B垂直電商平臺和數字技術服務平臺三大業務板塊,實現了“信息+交易+服務”閉環商業模式。并且通過PTD Cloud工業互聯網平臺、“云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平臺,為客戶提供云ERP、電子合同、在線支付、智慧物流等產業數字化服務。

案例9:日照銀行—打造數智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日照銀行通過打造數智化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黃海之鏈”,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精準識別產業鏈上的融資需求,并推出了適應多元化行業應用場景的“橙系列”產品組合。日照銀行通過電子倉單系統與港口作業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大宗商品的數字化管理,推動了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的現代化。

《中國供應鏈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正式發布

在萬聯網3月27日主辦的第十二屆產業數字化與供應鏈金融創新論壇現場,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宋華老師正式宣布發布《中國供應鏈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白皮書2025》,并對白皮書做了相關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現場發布白皮書

正如宋華教授在白皮書的前言部分所闡述: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的增加和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建設正逐漸走向多元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供應鏈構建模式、組織形式上,還涵蓋了基于數字化的要素重塑以及擴展方向等多個方面,展現出一系列顯著特征。盡管近年來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建立健全完善的標準化體系、行業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數字技術與供應鏈業務或運營的深度融合、企業供應鏈平臺運營的局限性逐漸顯現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以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能。

展望未來,宋華教授認為要真正推動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必須在組織模式、業務服務、供應鏈能力以及服務場景上取得突破。具體來看,在組織模式上,產業鏈供應鏈的作用需從“鏈接”轉向“聯合”;在業務服務方面,產業鏈供應鏈平臺需要從“賦能”轉向“助能”;在供應鏈能力塑造方面,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商需要從“數字化”轉向“數智化”;在服務場景上,產業鏈供應鏈需要從“經濟導向型供應鏈”轉向“融合經濟、社會與環境的綜合產業鏈供應鏈”。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