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燕:中國需盡快建立生育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的社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古人的生活愿景。如今,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同樣被政府心之所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及生育相關內容被數次提及。
中新財經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推出“兩會經濟觀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健康老齡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曉燕就養老及生育話題接受了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專訪。
老齡人口增多將改變經濟結構
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連續五年下降,人口出生率為7.52‰;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4.2%。
對此,雷曉燕表示,之前沒有預計到生育率一下子就降到較低的水平。“快速老齡化、少子化,已經成為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特征,因此我們需要盡快建立一個生育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的社會。”
她分析稱,老齡化產生主要受兩大方面的影響,第一,我國人口預期壽命越來越高,這是個好事情;第二,生育率持續下降,其原因有生育意愿的下降,以及有生育意愿但客觀因素導致未生育,如受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等因素的影響。
雷曉燕認為,老齡化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因此應該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其最直接的影響是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沖擊——勞動力的供給少了,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退;此外,老齡人口增多還會降低社會的儲蓄率和資本形成率,改變經濟結構。
養老保險制度亟需改革
面對老齡化人口不斷增長的趨勢,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已被列上日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適老化改造;補齊老年醫學服務短板;加大社區養老配套設施建設力度;適當提高養老金標準;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
在她看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尤為重要。我國養老保險早期是“現收現付制”,也就是年輕人繳納的養老金支付給現在的老年人,這個制度下的支付能力受人口結構的影響很大:年輕人少了,老年人多了,意味著社保交錢的人少了,養老金的支出多了,養老壓力自然增大。更不要說我們每年還在提高養老金標準,所以肯定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怎么改革。
雷曉燕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幾點好處,一是現在人口流動自由,不同地區發展不平衡,可能造成部分地區養老金支付有壓力,養老金在全國打通有助于更均衡、更持續發放;二是養老金全國統籌,實現養老金可攜帶,反過來也有助于人口流動;三是全國統籌落地后,養老金資金池會變大,市場化投資運營有規模優勢。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個稅專項扣除釋放積極信號
老齡化、少子化疊加對社會帶來了一定壓力,那么應該如何應對呢?
雷曉燕認為,需要從生育方面入手,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生育意愿也會有一個自然下降的趨勢,短期內很難改變這一過程,因此,應該關注有生育意愿但客觀因素導致未能生育群體的需求。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就是從生育政策上放寬了一定的約束。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實際與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區別不大,根據我們此前在城鄉的調研,多數受訪者的的意愿是生育一到二孩,計劃生育三孩的比例很低,想生四孩的少之又少。”雷曉燕向中新財經表示,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人們的生育觀念都在發生變化,不只是養大孩子,而是想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
因此,她認為,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成為影響大家生娃的主要因素,這部分的壓力目前主要體現在女性身上。國際上的研究顯示,從勞動力市場的角度來看,生育給母親帶來的工資影響比父親大20%。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多渠道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對此,雷曉燕認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政府關注到嬰幼兒照護的負擔,正在對此有所支持。同時,她認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可以切實減輕家庭養育負擔,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不可或缺的政策措施。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雷曉燕:中國需盡快建立生育友好型和老年友2022-03-14
- 乾景園林(603778.SH)復牌一字漲停報5.04元2022-03-14
- 迪阿股份(301177.SZ)午后直線拉升 現報88.2022-03-14
- 天目湖(603136.SH)跌逾4%報18.85元 總市值35億元2022-03-14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下半年收入較上半年2022-03-14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逾4%報1.33港元 2022-03-14
- 綠電概念股走低 內房股持續下挫2022-03-14
- 李亞鶴:快遞攜病毒傳人幾率較小,但仍不可2022-03-14
- 中概股再度大跌 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2022-03-14
- 港股中國聯通(0762.HK)盤中跌5.15% 報3.86港元2022-03-14
- 呷哺呷哺(0520.HK)跌勢不止 盤中一度跌超12022-03-14
- 航空股大跌 國債期貨早盤收盤2022-03-14
- A股市場疫情居家概念股逆勢上漲 人人樂漲2022-03-14
- 瓴承家族辦公室總經理吳科承攜投資客戶出席2022-03-14
- 昇興股份(002752.SZ)逼近跌停 報5.09元創2022-03-14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第四季服務收入略勝2022-03-14
- 機構密集調研黃金珠寶企業 周大生前兩月凈2022-03-14
- 南威軟件董秘回復:公司目前未參與西數東算2022-03-14
- 正大康地農牧集團總裁吳龍一行到訪金新農總2022-03-14
- 誠達藥業董事長葛建利總經理盧剛收警示函 2022-03-14
- 1億元存款被劃走!違規擔保3.73億元!上交2022-03-14
- 雅本化學(300261.SZ)漲近7%報28.73元 總市2022-03-14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股2022-03-14
- 呷哺呷哺2021年虧損近3億,連續四年凈利下2022-03-14
- 【異動股】新冠藥物板塊拉升,諾泰生物(6882022-03-14
- 【異動股】航空機場板塊下挫,白云機場(6002022-03-14
- 【異動股】激光雷達板塊下挫,光庫科技(3002022-03-14
- 保利發展(600048.SH)逆勢漲3.51%報16.8元 2022-03-14
- 新華保險(1336.HK)反映收入增長恢復減慢及2022-03-14
- 電信詐騙種類多,我來數科教你有效識別詐騙2022-03-14
精彩推薦
- 雷曉燕:中國需盡快建立生育友好型和老...
- 乾景園林(603778.SH)復牌一字漲停報5.04...
- 迪阿股份(301177.SZ)午后直線拉升 現報...
- 天目湖(603136.SH)跌逾4%報18.85元 總市值35億元
- 中國聯通(0762.HK)去年下半年收入較上半...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逾4%報1.33港...
- 綠電概念股走低 內房股持續下挫
- 中概股再度大跌 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
- 港股中國聯通(0762.HK)盤中跌5.15% 報3.86港元
- 呷哺呷哺(0520.HK)跌勢不止 盤中一度跌...
- 航空股大跌 國債期貨早盤收盤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
- 呷哺呷哺2021年虧損近3億,連續四年凈利...
- 【異動股】新冠藥物板塊拉升,諾泰生物(...
- 【異動股】航空機場板塊下挫,白云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