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早期氧氣或來自水分子光解 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氧氣是生命起源和進化的重要條件,天文學家已在地球等少數行星的大氣中觀測到氧氣,但對于這些氧氣的來源,業(yè)界的爭議很大。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楊學明院士、袁開軍研究員團隊,與南京大學教授謝代前合作,發(fā)現水分子在極紫外波段光照下能夠三體解離產生氧原子,兩個氧原子結合生成氧分子,為行星早期大氣中氧氣的起源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此前有觀點認為,氧氣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光化學產生的,即二氧化碳光解離產生一氧化碳和氧原子,兩個氧原子復合產生氧氣。最近的天文觀測發(fā)現,彗星67P大氣層中存在大量氧氣和水,兩者的濃度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研究界認為,彗星中氧氣的形成可能與水相關,但相關的機制并不清楚。袁開軍團隊利用大連相干光源,系統(tǒng)研究了水分子光化學的過程。研究團隊將解離波長縮短至90—110納米,照射水分子,發(fā)現其發(fā)生三體解離,產生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團隊成員猜想,兩個氧原子復合產生氧氣有可能是這些環(huán)境中氧氣的重要來源。結合早期太陽光的輻射強度和水分子吸收光譜分析,發(fā)現水分子光解產生氧原子的概率約為20%。
袁開軍表示,水在宇宙星云、彗星大氣以及地球早期大氣層中大量存在,水分子三體解離過程直接將氧氣和水關聯起來,對尋找生命星球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華彬啟動新零售戰(zhàn)略 拓展直播、電商和...
-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網站消息:光大畜牧遭...
- 紛紛增加研發(fā) 國貨美妝想撕營銷標簽
- “飯圈集資”追星:剎不了車的“飯圈集...
- 泰慕士患大客戶依賴癥 迪卡儂兼職大供應商
-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海高睿電子商務中...
- 4月集合信托市場全面收跌 投資類產品占...
- 統(tǒng)計局:4月份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
- 統(tǒng)計局解讀:CPI環(huán)比降幅收窄 PPI環(huán)比...
- 商務部:前4月進出口、出口增速創(chuàng)10年來...
- 工信部:一季度機械行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4...
- 北京“惠她保”開放參保:針對女性高發(fā)...
- 2020年下半年海底撈業(yè)績逆勢增長 餐飲...
- 北京:8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本次抽...
- 百瑞信托2020年業(yè)績僅小幅上漲 融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