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左心耳封堵能降低房顫患者80%腦卒中風險 目前已開展逾2萬例手術

2021-05-12 15:14:22來源:科技日報

“左心耳封堵能降低心房顫動患者80%腦卒中風險,有效解決我國房顫患者腦卒中預防難題。”5月10日,中國房顫中心聯盟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黃鶴教授強調,長期口服抗凝藥物是預防房顫患者腦卒中的傳統方法,可有效降低房顫患者的腦卒中風險,但對于有出血傾向或合并出血疾病的患者則不適用。此外,因需長期抗凝,患者順應較差,我國房顫患者實際接受規范抗凝治療者不足25%,探索新的腦卒中預防策略尤為必要。

數據顯示,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8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30%以上。我國房顫患病人數超1000萬,發病率約0.05%,但我國房顫患者的知曉率僅為40%,抗凝率不足25%,遠低于全球均水

房顫導致腦卒中風險的顯著增加是不爭的事實:房顫患者腦卒中總體發生風險是無房顫患者的5倍;房顫導致的腦卒中一年致殘率超過50%,一年內死亡率和復發率超過1/3。每年全國由房顫導致的腦卒中患者數量約52.5萬例,占我國所有缺血腦卒中患者的7.5%。每年因房顫導致腦卒中的治療成本高達50億元以上,房顫所引發腦卒中而導致的高致殘率,給社會、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黃鶴介紹,心臟左心耳是房顫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非瓣膜房顫患者90%以上的血栓源于左心耳,心臟左心耳封堵已被證明是預防房顫引發腦卒中風險的有效治療手段。中國多個房顫中心的匯總數據顯示,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術,解決了房顫患者的三大難題:一是消除臨床癥狀;二是在降低腦卒中發生率的同時也降低了出血發生率;三是降低了患者術后服用抗凝藥物的比例。

2013年開始,黃鶴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左心耳封堵預防房顫患者腦卒中,并牽頭組織開展我國第一個左心耳封堵預防房顫患者腦卒中的前瞻、多中心臨床試驗,建立了我國首個標準化左心耳封堵動物培訓體系。研究結果表明,左心耳封堵手術能夠降低房顫患者80%腦卒中風險。經過8年的蓬勃發展,我國開展左心耳封堵手術的醫院、術者和病例數逐年增多,目前已開展逾2萬例手術。臨床實踐證明,左心耳封堵治療可安全、有效地預防我國房顫患者腦卒中事件。(劉志偉)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