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直播帶貨需夯實誠信基石

2024-10-17 20:12:55來源:經濟日報

 近期,電商頭部主播頻繁出現帶貨“翻車”,給“雙11”購物熱潮的開啟澆了一盆冷水。不少人“買買買”之前,都要打個問號:主播慷慨激昂的話語背后,到底有幾分是真的?

  直播帶貨如今是流量變現的風口,不少網紅、影視明星甚至媒體人紛紛轉戰這個領域,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直觀的產品介紹、良好的實時互動,直播帶貨的確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好決策,增強購買欲望,帶來很多變化。

  然而,無論商品交易方式、交易主體、交易額如何變化,商業的本質從來不曾改變。商業靠的是誠信連接買賣雙方,一旦誠信崩塌,交易的基礎將不復存在。遺憾的是,一些主播為了掙快錢,忽視了買賣誠信,用五花八門的語言行為、表達藝術甚至劇情表演,讓濾鏡中的產品顏值拉滿、無限美好。

  每次信誓旦旦之后的翻車,透支的都是消費者的信任。當消費者難以辨別屏幕后產品的本真原貌,而必須用“火眼金睛”去透視和洞悉,打起精神去避開主播們玩的“文字套路”,客源的流失和市場熱度消減將是必然后果。對產品的不信任最終也將傷害直播帶貨的商業主體,連累平臺經濟。

  直播帶貨越熱,越要加強對帶貨主播、商家等的剛性約束。要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厘清主播、平臺、商家等各方的法律責任和義務,為監管部門提供明確的執法依據。對于利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獲得巨額收益的情況,要建立嚴格的處罰機制。當有人為了追逐利潤而犧牲誠信時,要讓獲利方真正吃到苦頭,而不是僅僅失去一點甜頭。多采取這樣一些舉措,才能進一步遏制直播亂象,穩定行業生態。

  加強對直播帶貨全過程監管很有必要。頭部主播往往在行業內有“標桿效應”,要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有效監督和約束。消費者往往無法在直播帶貨中獲得產品的實際情況,這就給一些不合規產品留下了漏洞,對生產企業的抽查與檢驗也要加強。直播平臺應建立有效的審核機制,杜絕不合格產品通過直播渠道進入市場,確保產品從源頭到銷售環節的合規性。

  直播帶貨這個新興的電商模式究竟能走多久,取決于各方能否堅守誠信經營的底線,尊重消費者的權益。網紅主播的翻車敲響了行業規范的警鐘。相關部門不妨拓寬監督舉報渠道,將直播電商置于全社會的廣泛監督下。早日發現并積極處理直播電商領域的不規范行為,才能剎住不誠信的歪風,讓直播生態日益凈化。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