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微科技:研究底層技術,攀登應用“冰山”

2023-08-14 05:42:53來源:同花順財經

“目前,納米新材料已經應用在半導體、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設備等多個領域,每一次‘毫厘之間’的疊加,都可能撬動一個新興產業。”江必旺介紹,目前納米微球技術的應用只是納米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

“在微觀尺度下,納米微球很小,肉眼看不見,想要認識它、研究它不容易,想要精準控制它就更不容易了。”科創板上市公司納微科技董事長、創始人江必旺博士,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后留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在研究納米微球材料領域一干就是30年。


(資料圖片)

在從事納米技術學術研究的基礎上,江必旺敢于創新,率先在國內開展納米微球材料的產業化研究與應用,突破了微球精準制備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填補了國內生物制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眾多領域納米微球材料的技術空白。2021年,納微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國內納米微球材料第一股”。

隨著納微科技走上資本市場,納米微球技術逐步走到聚光燈下,投資界將更多的目光投向生物醫藥的上游產業,如關鍵耗材、設備等這些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幕后支撐”,如今“納米+”產業的聚合力、吸引力、創造力正被逐漸放大。

從科學家到創業者

攻堅底層技術

“納米作為計量單位很小。一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舉個例子,把一根頭發絲平均剖成5萬根,那么每根的直徑大約就是一納米。”江必旺是一位60后,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的眼鏡,瘦小精干,每次被問及有關納米的問題,他總是滔滔不絕、深入淺出地解答。看得出,這是他十分熱愛的事業。

“納米微球是納米技術的一個分支。在微觀尺度下,納米微球很神奇,1克納米微球鋪開來,面積足足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而當顆粒小到一定程度,微球的性質和功能就會發生改變。利用微球的特殊屬性,可以改變很多材料,改良很多特質。”江必旺介紹,在現代人生活中,納米微球技術的應用已經初見端倪。例如鮮艷的油漆涂料、提亮膚色的化妝品、高精度LED顯示屏等,加入納米微球技術,可以使得原來的傳統材料更鮮艷、更耐磨、更具特色。

“納米材料打開了一個物質的新世界”。正如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預言:“納米和納米以下的材料結構,是一次技術革命,將引起21世紀又一次產業革命。”人們對納米微球技術的進一步研發、應用,帶來了現代工業的新材料革命。江必旺這樣打比方說,納米微球技術更像是“工業味精”,改變了很多工業材料、流程技藝。然而,想要精準掌握和控制納米微球,那就要創新底層技術,而把這樣的技術應用到實際產業,更需要跨越產業化“最后一公里”的鴻溝。

2007年歸國后的江必旺,便做好了“坐冷板凳”的思想準備。那一年,蘇州聯合中國科學院建立了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是國內首個以“納米”命名的研究所。從深圳北上蘇州,從高校教授變身創業者,江必旺更像是一位“拓荒者”,帶著10個箱子的實驗器材和實驗筆記落戶蘇州工業園區,“死磕”納米應用的底層技術,從0到1去研究、去攻克技術,同時去拓展技術的產業化。

選擇“最難路徑”

填補國產空白

落戶蘇州工業園區,潛心研發10多年,從用于液晶顯示的聚合物間隔物微球,到二氧化硅間隔物微球、導電金球,江必旺創辦的納微科技逐一攻破技術難關,并成功實現了產業化。然而,就在公司開始實現項目盈利時,江必旺偏偏又選擇了一條“最難路徑”——研發應用于生物制藥領域的納米微球技術。

眾所周知,生物制藥需要分離純化,用納米微球技術高效、精準去除雜質、提純藥物有效成分,成為江必旺傾注全身心血要去攻克的生物制藥新材料關鍵技術。而當時,這一技術只掌握在少數跨國公司手中。2015年前,生物制藥大規模分離純化所需色譜填料/層析介質微球基本依靠進口,且進口價格一年一漲、一漲再漲。為此,江必旺憋著一股勁,自費購買上千萬元的實驗設備、材料,進行技術研發。這也意味著,公司要將僅有的一部分現金流,全部拿出來投入新的研發領域。

功夫不負有心人。納微科技通過持續10余年的跨領域研發創新、技術進步與產品積累,建立了全面的微球精準制備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體系,自主研發了多項核心專有技術;成功將產品應用到生物醫藥領域,打破了國外領先企業長期以來的技術和產品壟斷。“高性能微球的國產化,不僅可以降低中國高端生物制藥成本,還提升了產業鏈的安全可靠性,同時,降低污染排放,促進傳統原料藥產業升級轉型,提升了國內制藥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江必旺說。

2019年,科創板設立并試點注冊制的消息讓江必旺十分驚喜。“有了科創板,硬科技企業可以借助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科技研發可以更有底氣,人才、資金都可以有辦法解決了。”2021年6月23日,公司成功上市。因為標的稀缺,納微科技上市首日漲幅高達1274%,刷新了彼時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紀錄。

近年來,納微科技已成為一家專門從事高精度、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微球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家可以同時規模化制備無機和有機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多項技術世界領先。“立足底層技術創新,將納微科技做成一家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這是江必旺成立公司之初就立下的目標,如今成功上市,公司也一直堅持這樣的理念發展,不賺快錢,唯實創新。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構建“納米+”產業生態圈

納米的價值遠不止于此,納米技術的應用場景更是可以無窮多。“目前,納米新材料已經應用在半導體、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設備等多個領域,每一次‘毫厘之間’的疊加,都可能撬動一個新興產業。”江必旺介紹,目前納米微球技術的應用只是納米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為了加快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納微科技正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直接融資的便利,開始了“資本+科技+人才+產業”的“四鏈融合”式發展。

“從人才發展角度來看,我的創業路觸動了一批科研工作者,激勵了他們從科研院所走出去,投身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化發展。”江必旺表示,目前公司吸引了諸多高科技人才,多次獲江蘇省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公司也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納微米球材料工程中心、江蘇省高性能納微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今年初,納微科技牽頭成立了蘇州市納米新材料協會。公司還出資3000萬元,投資了微球產業基金,希望支持創業企業,帶動納米新材料產業發展。“我們會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更多科研者、投資者、合伙人的加入。我相信,一群人的力量一定更大。”江必旺說。

據了解,2010年,納米技術應用被蘇州確立為區域戰略性產業;2021年,蘇州納米產業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第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納微科技作為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企業,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前瞻等多個重任于一體。目前,蘇州納米新材料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總體規模全國領先,約占全國的30%。數據顯示,2022年納米產業相關企業1128家,產值規模達1460億元。蘇州納米產業也從納米“基礎研究”延伸至“多種應用”,逐漸構建出“納米+”產業生態圈。

“蘇州的納米產業集群,代表了中國納米產業的最高水平。”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淑梅說,牢牢掌握底層技術后,“納米+”將賦能百行千業。“在長三角這片創新的沃土上,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更多‘極致技術’能在這里碰撞、交融、裂變,奔騰不息。”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