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縣:水柿豐收碩果飄香
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鄭湖鄉慶洋村老區福利果場的柿子林,一個個柿子如“燈籠”般掛在枝頭,構成一幅醉人的豐收美景。吳玲 攝
鄭湖水柿是福建沙縣傳統特色農產品,以果大艷麗、味甜多汁、皮薄無核等品質享譽省內外。產品多以鮮果形式出售,部分果農也會將當地水柿加工成柿餅,提高產品附加值。
“以前,我們做柿餅都是‘靠天吃飯’,手工削完皮之后放到太陽底下曬。遇到空氣濕度大的時候,柿餅就很容易腐爛,一趟下來要損失不少。”吳祥楨介紹道。
一個新鮮柿子到柿餅的轉變,需要經過選果、去蒂、削皮、烘干、自然晾曬,再根據柿子情況,進行反復烘干、晾曬,用時大概7天至8天。
圖為正在烘干的鄭湖水柿。吳玲 攝
國網沙縣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陳偉表示,該公司了解到柿子種植與生產過程中不易保存的實際困難后,立即會同縣農業農村局向果農推薦并實施了電熱泵加熱智能烘干模式。
當地供電部門工作人員上門了解水柿收成及用電需求情況。吳玲 攝
陳偉說,通過柿子電烘干機(房)的溫濕度智能控制系統和自然風模擬循環系統,不僅可以保持柿子的軟糯香甜口感,過程中還無需專人看守,封閉式烘干環境干凈衛生。
“采用電烘干技術,省時省力省心省錢同時,還很環保。”三明市沙縣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張小鶯如是表示。
如今,鄭湖鄉3000畝種植面積的水柿,已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預計年產量將達1500噸,產值360多萬元。(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福建沙縣:水柿豐收碩果飄香2024-11-06
- 國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冰雪經2024-11-06
- 敦煌網集團榮獲HR Asia BEST COMPANIES2024-11-06
- (第七屆進博會)紐仕蘭乳業亞太區CEO:進2024-11-06
- 新質之力 共馭星程 2024北京奔馳供應商大2024-11-06
- 四川爐霍:特色產業“多點開花” 激活鄉村2024-11-06
- 傳統文化中綻放新經典 IP打造正當其時2024-11-06
- 紀念隱元禪師東渡370周年中日黃檗文化交流2024-11-06
- 創新高 青海省413家單位參加第七屆進博會2024-11-06
- 沃爾沃質量與安全:彰顯沃爾沃卓越服務水平2024-11-06
- 湖南婁底首家“硅鋼超市”在山東聊城揭牌運2024-11-06
- “深睡小屋”讓您輕松入夢,助您身心健康2024-11-06
- 臺灣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談劉德華演2024-11-06
- 共建金融新生態 恒昌將六度亮相烏鎮并首次2024-11-06
- 加拿大多倫多設立“泰勒·斯威夫特路”2024-11-06
- “以火為筆、以木為紙”:走近江西非遺安福2024-11-06
- 重慶潼南打造數字經濟新興高地2024-11-06
- “再續龍桂冰雪緣” 黑龍江撫遠10萬瓶蔓越2024-11-06
- 東軟發布城市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數智化賦2024-11-06
- 吉林探索數智創新助力中小博物館提質升級2024-11-06
- 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走讀中國之四川行”活2024-11-06
- 露營裝備搭乘中歐班列“火”出圈2024-11-06
- 廣東首支無人機消防救援專業隊在東莞成立2024-11-06
- 中國最南端高山草原現“月光與霞光作伴”日2024-11-06
- 新聞中心人形機器人吸引媒體記者-中新網2024-11-06
- 我國低碳產業大有可為 四大重點領域值得關2024-11-06
- 長城元素溢屏 探訪秦皇島山海關長城文化主2024-11-06
- 河南安陽:外籍古典學專家學者體驗非遺創作2024-11-06
- 琪輝家居領跑行業“秘訣”:現代功能沙發以2024-11-06
- 近30名外籍古典學專家學者于孔子故里感知儒2024-11-06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