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消費 > 社會 > 正文

直擊古船考古抽絲剝繭 “時間膠囊”靜待破譯

2024-10-11 17:50:07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10月11日電 題:直擊古船考古抽絲剝繭  “時間膠囊”靜待破譯

中新社記者 王笈

10月10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現場,當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古船考古發掘項目現場負責人翟楊清理出沉船表面的第一鏟淤泥,忍不住感慨:“終于可以發掘了!”此時,距離他與團隊一起發現此船的蹤跡,已經過去9年了。

10月10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工作正式開始,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沉船表層堆積清理工作。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中國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預計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古代木質帆船之一。

考古團隊計劃對古船開展“全生命周期”研究,借助文獻資料和科技手段,還原其從設計建造,到航行、沉沒,直至“重見天日”的軌跡,以探討近代上海作為世界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形成過程。因此,即便是古船表面附著的淤泥,也具有研究價值。

翟楊告訴中新社記者,在考古學中,這類淤泥被稱作“堆積”,含有大量信息,“不單單是瓷器、植物種子等看得見的東西,我們也在用DNA檢測技術識別那些已經腐爛的、肉眼看不見的物質。”

10月10日,記者探訪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現場。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走進考古試掘現場,記者在古船南端的發掘區看到了4個探方。據了解,此次探方的選取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在船的端頭發掘,可以觀察到更多船體信息,通過船型線判斷船型;二是從端頭開始發掘,便于船體構件按順序編號;三是船端的結構更有利于對船體進行支撐加固。

試掘階段,“舵葉”是考古學家們最期待發現的文物,以證實古船的首尾方位及船型。翟楊解釋說,到目前為止,長江口二號古船為沙船的判斷依據,是船底偏平的探摸結論;而舵葉的形狀也是判斷船型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古代的4種船型——福船、廣船、鳥船、沙船的舵葉有明顯差別。“我們在水下考古調查階段發現此船的舵桿時,是折斷的狀態,并未確認舵桿下面的舵葉。”

目前,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的700余件文物,主要來自考古團隊在水下考古調查階段對古船4個艙室的小范圍清理,其中有600余件為瓷器,另有少量紫砂器、船體構件和船用屬具等。據透露,古船已探明有31個艙室,本次試掘的面積約為全部發掘面積的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工作站配置的多功能水下文物實驗室考古系統,正為此處的考古發掘工作“保駕護航”。據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的專家介紹,當古船考古現場發掘出亟待保護或分析的文物,5分鐘之內即可被送入文物保護實驗室妥善處理,為后續深入研究打好基礎。

“試掘階段,我們會和多學科團隊合作,進行團隊間的磨合,為下一步全面發掘做好準備,希望能建立一套關于木質帆船的發掘、保護、研究范式。”翟楊相信,隨著對長江口二號古船這枚“時間膠囊”的抽絲剝繭,更多“秘密”會在不久的將來呈現于世人面前。(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