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券商三大業務線從業人數持續增長 人才專業性需求提升 保代首次突破8000人

2023-06-30 07:59:54來源:證券日報

證券行業的高質量及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這也是行業行穩致遠的內在要求。近年來,隨著展業模式轉型,券商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相關從業人員團隊不斷擴充。

截至目前,證券行業保薦代表人(以下簡稱“保代”)從業人數首次突破8000人,分析師人數也已增至4200人以上,投資顧問(以下簡稱“投顧”)從業人數更是接近7.5萬人。

保代等從業人員持續增加


【資料圖】

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在經歷了2019年至2022年連續四年的增長后,今年以來暫時呈現凈流出態勢。截至6月29日記者發稿,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證券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5.1萬人,年內共有3230人凈流出。

同時,不同券商的從業人員儲備情況也呈現出分化態勢。近年來,券商正積極為各項業務發展進行人才儲備。在行業從業人員整體凈流出的情況下,年內仍有近四成券商從業人員呈現凈流入。其中,有9家券商從業人員數量凈流入均超100人,中國銀河、華泰證券、國金證券從業人員數量凈流入位列前三,分別為307人、230人、213人。行業中,從業人員數量躋身“萬人俱樂部”的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中國銀河等6家大型券商;而華泰證券從業人數也已增至9380人。

整體上,今年凈流出的從業人員數量占行業從業總人數的比例不足1%,并未出現人員大幅流失。此外,保代、投顧、分析師三大專業業務線的從業人員仍然保持增長,而一般證券業務以及證券經紀人的從業者人數則呈現流失態勢,這也是順應了券商業務的轉型發展需求。

具體來看,券商保代首次突破8000人,人數為8064人,較去年末增加227人,增幅為2.9%;投顧人數為7.49萬人,較去年末增加1419人,增幅為1.93%;分析師人數也在今年突破4000人,目前人數為4223人,較去年末增加288人,增幅為7.32%。

券商保代、投顧、分析師從業人數的持續增長也與券商業務發展轉型緊密相連,相對應的是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注冊制改革以及“研究+”三大業務發展模式。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投研、財富管理等一直是券商的核心業務,一方面對專業性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其總體業務量呈現增長,尤其是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下,對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券商投行業務越來越重質量,投行業務專業化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強,機遇和挑戰并存。”

專業性需求不斷提升

自2004年我國實施證券保薦制度至2019年年末時,全行業保代人數僅有3810人,而自2020年保代準入門檻大幅降低至今,三年半的時間里凈流入了4254人。

投行業務實力強勁的券商保代人數均呈現凈流入趨勢,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國金證券、中金公司等。其中,中信證券的保代人數超過600人,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聯合的人數也均超400人。

廣發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表示,“全面注冊制下強化綜合服務能力的要求,也讓投行資本化對盈利的貢獻愈加重要。投行業務作為鏈接一級、二級業務的樞紐與服務企業客戶的核心環節,頭部券商持續優化布局與人員投入、在優質資產獲取與定價發行能力上鞏固優勢壁壘,投行業務集中度持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證券行業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加強對證券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的自律管理,今年4月份,中證協對《證券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實施細則》進行了評估修訂,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明確廉潔從業、規范自律管理三項要求,其中,將廉潔從業情況納入薪酬管理體系,并進一步明確券商七大業務條線的廉潔從業要求。

中金公司非銀團隊認為,“隨著監管對于行業集約經營的引導以及對于券商建立長效合理激勵約束機制的要求,券商經營成本有望降低;長期來看,證券公司為人才密集型行業,隨著業務轉型不斷深化,對人才專業性的需求不斷提升。券商需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增加對于優質人才的吸引力,保證團隊穩定性。”

編輯:林鄭宏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