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突破2000億元
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突破2000億元
近日,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吠ㄟ^對4028家高校院所的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咨詢、服務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金額達2054.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當年到賬金額達1352.7億元,總合同項數達64萬項。
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其中,高校院所作為我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方。近年來,一系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措施密集出臺,我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不斷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科技成果轉化活躍,越來越多高校院所的總合同金額創新高
前不久,零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在杭州揭牌。這家企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起組建,底層技術源自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房建成團隊的科技成果。
房建成介紹,人的心臟等可以檢測出極弱磁信號,利用這些身體部位發出的信號,可以進行疾病診斷,具有無損傷、無輻射、便捷快速的特點。基于零磁空間、磁強計等技術突破,房建成帶領團隊研發出心磁成像設備,并在江蘇、浙江、山東、廣東、重慶等地多家醫院投入臨床前期研究,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一個4000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已被改造成設備生產車間,產線建成后,心磁成像設備的年產能將達到100臺。相比動輒幾千萬元的核磁共振儀,一臺心磁成像設備只需要數百萬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心磁成像設備走向產業化,是我國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進程加快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相繼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措施,有力破解了科技成果轉化難題。
在國務院參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理事長賀德方看來,隨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制度體系加快完善,我國在健全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完善收益分配激勵制度、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不斷邁上新臺階。
“整體上看,我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活躍。”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主任聶飆介紹,從《報告》統計的情況來看,近年來,以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總合同金額、當年到賬金額、總合同項數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越來越多高校院所的總合同金額創新高。2023年,共計396家單位轉化總合同金額超過1億元,同比增長7.4%。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增強,產學研融合向深拓展
去年年底,明吉埃爾法智能工業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發現大連大學的一件開放許可專利契合自身技術需求,隨即與該??蒲袌F隊展開合作。這件專利被應用于實際生產中,極大提升了系統性能,迄今已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近1000萬元。
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報告》顯示,約60%的科技成果通過轉讓、許可和作價投資方式實現本地轉化,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區域看,北京、上海高校院所輸出到其他地區的科技成果較多、輻射能力強;江蘇、廣東承接了大量其他地區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
近年來,我國著力推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體系建設,產學研融合向深拓展。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共簽訂技術合同95萬項?!秷蟾妗凤@示,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截至2023年底,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和轉化服務平臺數量近1.96萬家。
“基礎研究對前沿技術、產業變革往往具有很強的牽引作用,而很多基礎研究成果來自高校院所。”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彭慧勝認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往往聚焦源頭創新,向下游轉化的鏈條較長。近年來,復旦大學通過建立技術研究發展中心、開放相關數據庫等方式,以平臺建設暢通信息對接渠道,幫助市場挖掘有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
在聶飆看來,企業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溝通合作,建立互信互利的信息對接渠道,以自身需求為牽引,支持和鼓勵高校院所開展研發活動,有助于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良性循環。“同時,還應進一步積極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產品首購首用,加強場景應用,為技術找場景、為場景找市場,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更快進入市場。”聶飆說。
一大批科技“紅娘”和技術經理人加快走向市場
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是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加強技術轉移機構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專業人才在實訓實操能力方面的培養,著重考核專業人才在運營服務、實際貢獻及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能力。一大批科技“紅娘”和技術經理人加快走向市場。
“他們不僅要熟悉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文件內容、轉化模式、業務流程等,而且要具備政策法規運用、前沿技術判斷、知識產權管理、科技成果評價、市場調研分析、法律合同談判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歡喜介紹。
在技術轉移機構建設人才培養方面,《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技術轉移機構,高校院所專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人員近1.79萬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趨向專業化。
《報告》同時顯示,截至2023年底,只有約1/4的高校院所成立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技術轉移機構,約1/4的高校院所與市場化轉移機構合作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約一半的高校院所建立了專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人才隊伍。
聶飆認為,技術經理人作為連接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關鍵紐帶,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長期以來,技術經理人面臨著行業標準缺失、知識體系不完善、職業發展路徑不明確等挑戰。“面向未來,要進一步培養技術轉移和科技型創業人才,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轉化。”聶飆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突破202024-09-13
-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運城:電足梨酥果飄2024-09-13
- 毛孔救星“金芮壬二酸精華”2024-09-13
- 2024年服貿會在北京開幕 85個國家和國際組2024-09-13
- 2024年服貿會在北京開幕 85個國家和國際組2024-09-13
- 飛象星球重磅產品亮相服貿會,加速推進人工2024-09-13
- 聚焦消費者需求變化 若羽臣旗下綻家探索家2024-09-13
- 百度梁志祥:櫻桃好吃樹好栽 智能體讓營銷2024-09-13
- 拼多多繼續推動“百億減免”計劃,先用后付2024-09-13
- 好事成雙!世紀華通第二批“綠色電腦教室”2024-09-13
- 商務部回應“取消營運車輛、摩托車使用一定2024-09-13
- 網易《蛋仔派對》:公益與文創深度融合,共2024-09-13
- 環環相扣治理“舌尖浪費”2024-09-13
- 千人千面 精致容顏:潤致玻尿酸讓你實現自2024-09-13
- 羅長遠:如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24-09-13
- 加拿大單邊打壓中國商品出口系錯上加錯2024-09-13
- 4個數字,了解服務貿易和服貿會→2024-09-13
- 平安人壽史偉玉: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 2024-09-13
- 抖音醫療發布新規 嚴打借同質化等虛假內容2024-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2024-09-13
- 綠能躍動,低碳轉型正當時2024-09-13
- 小挖掘機“走紅”海外 跨境電商帶來發展新2024-09-13
- 商務部:加拿大威脅對華采取單邊打壓措施“2024-09-13
- “中國紡織之鄉”,成為線上紡織新高地2024-09-13
- 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將于9月2024-09-13
- 熬夜族的“保肝秘籍”,淺析水飛薊的功效與2024-09-13
-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大2024-09-13
- 國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累計核2024-09-13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2024-09-13
- 9月12日央行開展1608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24-09-13
精彩推薦
- 中國“智”造自行車暢銷海外 企業趕訂...
- 航拍太原東山丘陵地貌
- 烏魯木齊大巴扎:旅游熱度持續“在線”
- 中莫合作示范區項目簽約 將建設大宗商...
- 國際郵輪大規模綜合應急演習在天津舉行...
- 從三亞走向阿拉木圖 “中醫療養”扎根...
- 南京雨花臺區搶占新領域新賽道首發區
- 無錫空港經開區開展“四聯四融合”志愿...
- 鹽城經開區光伏產品遠銷海外助力非洲能...
- 徐州鼓樓區琵琶街道:社區聯合交警開展...
- 以舊換新政策擴圍加力 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 坐C919可以吃到熊貓小蛋糕 我國已有8架...
- 月餅市場興起健康創意風
-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 多方探討能...
- 騎射、叼羊!看第五屆世界游牧民族運動...